PCDIY!業界新聞
-
全新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高倍率變焦鏡頭,在廣闊變焦範圍中提供極致影像體驗
日本東京 OM Digital Solutions 正式宣佈推出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鏡頭。這款結構緊湊、體積輕巧的高倍率變焦鏡頭符合 Micro 4/3 系統標準,廣泛涵蓋 16-50mm 等效焦距〔1〕,在整個變焦範圍內均具有出色的描繪性能。這款輕盈小巧的高倍率變焦鏡頭是以 M.Zuiko PRO 專業系列鏡頭的標準設計,可以在多種拍攝場合使用,當中包括超廣角風景照、抓拍,以至是影片錄製,預計於 2021 年 7 月正式發售。 ▪ 輕盈小巧的 3.1x 高倍率變焦鏡,涵蓋相等於 16mm 超廣角至 50mm 標準焦距〔1〕 ▪ 優異的光學性能,在整個變焦範圍內均具有高解像力和出色的描繪能力 ▪ 可靠的防塵、防水滴和攝氏零下 10 度的耐寒能力,以及一流的操控性 ◼ 小巧輕盈的 3.1x 高倍率變焦鏡,涵蓋相等於 16mm 超廣角至 50mm 標準焦距〔1〕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提供高達 3.1x 的變焦能力〔2〕,其 16-50mm 等效焦距,涵蓋了超廣角到標準視角範圍,適用於多種拍攝場合,例如風景、抓拍和人像等題材。這支鏡頭是 M.Zuiko PRO 專業系列鏡頭中,第一支使用可伸縮鏡頭結構,令鏡頭的外型可以更小巧輕盈。儘管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是超廣角的高倍數變焦鏡頭,不過其重量只有 411g,令取景拍攝可以更靈活。 (1) M.Zuiko PRO 鏡頭的出色光學性能 OM Digital Solutions Corporation 致力提升鏡頭的光學性能,因此在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用上 10 組 16 片的光學結構,當中包括配備了 Super ED超級低色散、ED 低色散和 EDA 非球面低色散等特殊鏡片,徹底消除包括色差在內的所有像差,從而在整個變焦範圍內享受高解像力和清晰的影像。透過使用大型 DSA 雙面超級非球面鏡片,可以顯著抑制彗星像差,即使在最大光圈設定下,這種光學設計也可以從畫面中心至邊緣之間重現高解像力的影像,在夜景和星空拍攝中最為有用。另外,經改良的 ZERO塗層和鏡片形狀可以協助徹底消除在背光拍攝期間出現的鬼影和光斑。由於採用恆定光圈設計,這支鏡頭的光圈值在任何焦距下都保持不變,因此在變焦和拍攝影片時,曝光控制亦非常容易。 (2) 優異的近拍能力,最高放大倍率達 0.42x〔1〕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的最高放大倍率為 0.42x,可以近距離拍攝迷你的主體,效果媲美半微距鏡頭。在整個變焦範圍內,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0.23 公尺,攝影師可以在靠近被攝主體後操作變焦環,進而輕鬆調整視角。此外,這支鏡頭亦支援焦點合成模式〔3〕,相機將會拍攝多張焦點不同的相片,然後再自動合成為一個單一影像,得到由前景到背景的整個場景都被對焦的寬景深照片,從而令微距拍攝有更大的自由度。 優異的近距離拍攝性能 (1) 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也具有可靠的耐用性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具有相當於 IPX1 防禦標準的的防塵和防水滴性能,以及攝氏零下 10 度的耐寒能力,秉承 M.Zuiko PRO系列專業鏡頭一貫的高可靠性,與 Olympus OM-D E-M1 和 E-M5 系列相機配合使用,即使在下雨或下雪等惡劣環境下依然能夠繼續拍攝。除此之外,鏡頭的前組鏡片使用氟塗層,更容易清理鏡片表面上的污垢,令保養鏡頭變得更輕鬆自在。 (2) 即使是超廣角鏡也可以安裝濾鏡 儘管這支鏡頭擁有 16mm超廣角焦距〔1〕,不過仍可以在鏡頭前端安裝直徑為 72mm 的濾鏡,讓攝影玩家可以透過 PL偏光鏡或ND減光濾鏡來實現不同的攝影表達方式。 鏡頭配備手動對焦離合器,只需要將鏡筒上的對焦環向內拉(拉向拍攝者的方向),可以由自動對焦模式切換至手動對焦模式。 鏡筒側面設有 L-Fn(鏡頭功能)按鈕,因此使用者可以在握住相機的同時,利用拇指來更改拍攝設定。 LH-76E 遮光罩(隨鏡附送) 這款遮光罩專為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鏡頭而設。它除了可以在背光環境阻隔光害、避免光斑形成之外,亦可以用作保護鏡頭。 欲瞭解更多產品規格詳情,歡迎至官方網站查詢,或撥打服務專線 (02) 8751-5055分機1洽詢。 ※ 附註: 〔1〕相等於 35mm 相機標準。 〔2〕截至 2021 年 6 月 9 日,廣角端焦距為 16mm(相等於 35mm 相機標準)的變焦鏡頭。 〔3〕相機的韌體可能需要更新才可以使用此功能。有關支援的相機和韌體版本的資訊,請參見網站。
-
全新OLYMPUS PEN E-P7 日系復古微型單眼相機,貫徹PEN系列簡約及精緻設計,創意色彩一撥即現 以影像藝術復興城市浪漫
一個時代的永恆經典,隨著時間的推演顯得更加歷久彌新。日本東京OM Digital Solutions融合傳統經典與最新科技技術,於全球正式推出OLYMPUS PEN E-P7微型單眼相機,簡約精緻的機身設計承襲底片時代的PEN F系列經典造型,添加富有時尚感的線條設計,充滿日系文青氣息。PEN E-P7配備一系列創意的攝影功能,獨特原創的「創意撥桿」包含彩色/單色配置控制,個人風格隨心展現。相機規格以OLYMPUS輕巧的微型四分之三系統,搭載2,000萬像素〔1〕Live MOS感光元件與強大的5軸機身防震系統,以及高解像力的M.Zuiko Digital鏡頭,提供優異的影像與影片品質,彰顯出Pen系列「簡約」、「個性」的獨特風格,特別適合喜愛藝術創作與街頭拍攝的攝影愛好者,預計七月份正式於台灣上市。 ▪ 簡約而精緻的機身設計,外形復古時尚,特別注重每一個操控細節 ▪ 配備「創意撥桿」和「藝術濾鏡」,透過影像創意表達豐富情感 ▪ Live MOS感光元件、TruePic VIII影像處理器和5軸機身防震系統充分發揮M.Zuiko Digital鏡頭的解像力 2013年 OLYMPUS推出 PEN E-P3 相機,時隔8年推出PEN E-P7,全新的PEN E-P7繼承具有傳奇性色彩的相機設計師米谷美久(Yoshihisa Maitani)對於PEN系列相機追求簡約和個性的設計理念,前後轉盤皆以鋁金屬加工而成,打造極致簡約的設計風格,極富有日系文青氣息,共有「經典銀黑」與「簡約銀白」雙色可供選擇。PEN E-P7機身淨重298g〔3〕,搭配標準變焦鏡頭 M.Zuiko Digital ED 14-42mm F3.5-5.6 EZ組合總重量約為430g,比一瓶500ml的寶特瓶飲料還要輕巧,適合輕鬆隨身攜帶,享受拍攝的樂趣。 ' PEN E-P7 機身前方設有獨家的創意撥桿,當使用者手持相機的同時,可以瞬間切換為一般拍攝模式和彩色/單色配置控制模式。利用可微調12種顏色中,調校各自的飽和度、陰影、高光和陰影的「彩色配置控制」,以及黑白攝影必不可少的濾鏡效果和底片顆粒效果的「單色配置控制」,彩色/單色配置控各自包含4個配置檔,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更改每個配置檔的預設值後儲存使用,盡情透過不同的彩色和黑白攝影創作表達自己獨特的創意宣言。 此外,使用藝術濾鏡亦是一個既輕鬆而又可以享受獨特攝影風格的方法。在PEN E-P7內有更多藝術濾鏡支援微調功能〔4〕,除了原有的「濃化色調效果」和「柔焦效果」外,還有新加入的「針孔相機效果」、「負片沖印效果」及「即影即有菲林效果」,只需在觸控螢幕上移動推桿,即可自由調校至心儀的效果。 在2,000萬像素Live MOS感光元件和擁有高速數據處理能力的TruePic VIII影像處理器互相結合下,PEN E-P7可以盡情發揮M.Zuiko Digital鏡頭的解像力。PEN E-P7內置5軸機身防震系統,擁有高達4.5級〔5〕快門速度補償效果,即使在光線昏暗的環境下進行抓拍,都可以得到高畫質而又清晰的照片。相機亦內置高階OM-D系列相機才會使用的進階臉孔優先/眼部優先自動對焦功能,就算面對昔日難以進行臉孔偵測的場景(例如側面或臉孔朝向下),如今也可以穩定地將焦點鎖定在主體的臉上。 兼容方便使用的OI.Share智慧手機APP應用程式,OI.Share除了可以協助將已拍攝的影像傳輸到智慧手機外,亦可以作為拍攝用的遠端遙控器使用。 翻揭式觸控螢幕,可以從向下180度至向上大約80度之間調校,以便在不同高低角度進行拍攝。另外,當螢幕是向下翻揭時,相機會自動切換到自拍模式,可以在自拍模式利用觸控螢幕輕鬆拍攝影片和照片。 進階攝影模式(AP)提供到只有在可換鏡頭相機上才可以拍攝到的藝術相片,透過更簡單的拍攝設定和操控方式,可以隨心選用合成拍攝、多重曝光,以及Live Time長時間曝光等功能,昔日被喻為複雜的攝影技術都變得手到拿來。 內置5軸機身防震功能支援手持4K超高清影片錄影。 相機內的電池可以利用USB充電,可以在不使用相機時(例如在旅途中)給電池充電〔6〕。 CS-54B真皮相機套 專為E-P7設計的真皮相機套,提供黑色或白色兩種選擇。側面開孔的設計使更換電池變得很容易,並且無需拆除相機套即可進行自拍。另外,CS-54B的外型十分搭配LC60.5GL真皮鏡頭套(現已提供銷售)和CSS-S109LLII真皮相機肩帶(現已提供銷售)。
-
Lenovo推出新款ThinkEdge系列嵌入式電腦,為醫療照護、零售、製造等行業實現數位轉型
Lenovo於Embedded World 2021 DIGITAL發表的全新邊緣運算嵌入式電腦正式在台上市。以Lenovo現有的ThinkEdge邊緣裝置為基礎,新款ThinkEdge SE30和ThinkEdge SE50延續系列一貫的特色 體積小、堅固耐用、功能強大等,滿足企業在邊緣運算時對資料處理、安全性和可擴充性的嚴苛需求。 根據市調機構Gartner預估,到2025年75%的企業資料將以邊緣運算處理2。由於全新營運和銷售方案的出現以及疫情衝擊,全球各地的企業都在面臨數位轉型,催化邊緣運算的發展。邊緣運算的應用不計其數,而且成長迅速,例如,零售業已開始實施自動化結帳流程和動態價格標示牌,即時店內人流監控、庫存盤點與叫貨;製造商也透過預測性維護警報和智慧相機進行安全和品質查驗,進一步實現產線自動化;醫療照護界則將邊緣運算用於遠端病患監測和醫療裝置整合。隨著各行各業對即時觀測的需求日益增加,邊緣開始變得比以往更為關鍵。 根據Lenovo於2020年12月對IT主管和經理進行的調查,邊緣運算解決方案是一個迫切的優先事項,相關部署也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59%的受訪者表示「希望在未來6個月內實施新的邊緣運算解決方案。」而82%的人表示「即時資料收集和分析是邊緣解決方案對其業務造成的最大影響3。」 新款Lenovo ThinkEdge邊緣運算嵌入式電腦搭載Intel技術,針對未來的資料需求所設計,專為那些需要更快的處理能力、更好的安全性以及可擴充性的客戶所打造。只要能在關鍵時刻妥善掌握正確的資料,企業就能有更高的效率,更優秀的洞察力,更強的競爭力。 Lenovo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戰略和新興業務副總裁Jon Pershke表示:「邊緣運算是企業內部智慧轉型的關鍵基礎架構。ThinkEdge產品組合中的新產品經過專門設計,結合連網功能並嵌入解決方案中,為Lenovo的客戶提供效能、安全和可擴充性的優勢。」 小巧、堅固的ThinkEdge SE30邊緣運算裝置,搭載最新第11代Intel® Core™ i5 vPro®工業運算級處理器,不僅提高運算能力還可以加速人工智慧工作負載,而且能克服實施邊緣運算時會遇到的環境挑戰,耐受溫度範圍在攝氏-20度到60度之間,具備長期使用的可靠性,以及強化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等特色。 ThinkEdge SE30首發支援全球4G,並將於今年下半年在主要電信商的支援下推出5G4 。5G邊緣裝置增強了無線連網能力,可比擬目前有線解決方案的低延遲、高可靠性和高容量能力,同時又能提高運算的敏捷性,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 ThinkEdge SE30的嵌入式應用範圍包括智慧零售業的資訊亭和自動提款機、製造業的自動化生產線,和醫療照護業的醫療裝置監測等。 高階的ThinkEdge SE50專門處理邊緣運算中更高階的資料分析等多功能應用。這款嵌入式邊緣運算裝置搭載工業運算用的Intel®Core™ i5或i7 vPro®處理器,還有高達32GB的記憶體和2TB的儲存空間1。 企業可以輕鬆使用ThinkEdge SE50匯集和分析來自分散式物聯網裝置的即時資料。這款智慧邊緣裝置可以過濾並將物聯網資料透過WAN轉發到雲端或資料中心。透過最先進的晶片和OpenVINO™工具組的最佳化軟體,進一步強化組織的邊緣人工智慧策略。 Lenovo秉持著持續創新的承諾,在PC製造領域具有全球領先的地位,亦在此承諾的驅動下,為邊緣裝置的發展藍圖奠定基礎。Lenovo新推出的ThinkEdge產品組合為企業帶來靈活的業務模式,可明確指出目前的需求,同時能因應未來發展而成長的運算能力,創造更大價值。 ThinkEdge產品組合已獲得越來越多領先業界的軟體供應商、OEM和系統整合廠商的支援,可無縫整合產業生態系中的各式裝置。ThinkEdge認證解決方案合作夥伴有Telit、IMS Evolve、Software AG等。 Lenovo透過OEM解決方案和ThinkEdge裝置的搭配,提供安全可靠的硬體和服務,可加快客戶產品的上市時間並提高企業效率,客製化設計打造專門的應用,將解決不同產業客戶面臨的痛點。 註1. 由於包括作業系統、軟體和使用部分容量的功能等許多因素,使用者可使用的儲存空間會較小。 註2. Gartner What Edge Computing Means for Infrastructure and Operations Leaders調查報告。 註3. Lenovo委託進行的線上調查,對象為288名美國IT經理,均在雇用至少500人的組織中擔任與邊緣計算有關的角色,調查於2020年12月12日至18日進行。 註4. 需要5G網路服務和另外購買的行動網路方案,可能因地點而異。適用額外的條款、條件和/或收費。連網速度會因地點、環境、網路條件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
遠傳開賣蘋果最新5G平板iPad Pro,挺防疫也挺你!申辦指定方案 專案價低於5折
受疫情影響,在家學習與遠距工作使平板、筆電需求大增,遠傳防疫也挺你,一年一度果粉引領期盼、搭載M1晶片的iPad Pro今日起陸續開賣,遠傳公佈iPad Pro資費,搭配遠傳心5G超夯月付1399方案,11吋iPad Pro (128GB/WiFI)專案價10,890元,相當於原價44折帶回家,拿iPad舊機來遠傳購買新機,還可再享最高10,890元折扣,等於0元就能入手最新iPad Pro! iPad Pro是遠傳首款支援 5G 行動網路的超強大工作平板,可以解決使用者需要隨時隨地觀看高品質串流影片、即時協作和高畫質的FaceTime、並且希望減少畫面延遲性的需求。這次新款iPad Pro主要更新,包括M1晶片、Mini-LED螢幕、5G行動網路、1,200萬超廣角前置鏡頭、和Thunderbolt / USB4 連接器。iPad Pro 2021 使用的M1晶片,採用8 核心 CPU、8 核心 GPU設計,比 A12Z 仿生晶片效能快50%、GPU快40%,可謂新款iPad Pro的強大威力來源,全方位提升處理效能。 受疫情影響需遠距工作的族群,可考慮搭配Apple pencil、或支援USB C充電及觸控板的巧控鍵盤,讓選取文字、編輯文件更直覺,平板華麗變身成筆電,工作更有效率。對於無高階平板需求的消費者,遠傳也針對實用性較高的iPad 2020 (32G/WiFi)推出優惠方案,搭配遠傳絕配平板月付699方案及指定信用卡付款,就能以1,590元帶回家,工作、追劇都有好幫手,來遠傳入手實用平板無負擔。 iPad Pro申辦網頁:https://fetnet.tw/q77oNV
-
聯華氣體SMR製氫技術,響應半導體龍頭的碳足跡計畫!台灣最環保的二氧化碳回收製程,相當於「每天造林6公頃林地」
氣候變遷加劇導致的極端氣候嚴重威脅全球,國際多達 127 國宣示 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的承諾,包括美英日韓等國都投入以氫氣為新能源的開發,比爾蓋茲、馬斯克等名人也號召全球投入新氫能源研究,共同為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的碳排放 510 億噸降到 0而努力。台灣目前的供電系統仰賴大型燃煤與天然氣電廠,再生能源僅占總用電量約 6%,如何提高再生能源是各界熱議的焦點。響應全球零碳排的關鍵時刻,聯華氣體身為台灣最大的工業氣體製造商,同樣在環保議題上持續投注心力,製程技術領先同業,氫氣製程的排碳量已達到業界最低,無疑是台灣最先進、最環保的氫氣製造商,為台灣與地球的永續環境盡心力。 氫氣是備受矚目的未來環保能源,聯華氣體身為台灣最大的氣體製造商,在製氫技術上,亦領先業界。氫氣最常用於為電子加工過程中提供還原性環境,特別是在高溫過程中。 此外,氫氣還可作為載氣應用於化學摻雜等薄膜製備或改性工藝,對於半導體晶圓製造商更是關鍵材料之一。 早在 1978 年,聯華氣體即在台中大肚廠建立了全國第一套「水電解」製氫設備,進行實際生產。惟在生產過程中,聯華氣體發現,水電解製氫必須消耗大量電力,並不符合環保精神,因此隨即轉為採用蒸汽甲烷重整(Steam Methane Reforming,簡稱 SMR)製程,生產高純度氫氣。 聯華氣體的 SMR 製程,堪稱目前全台灣最環保、最節能的氫氣製程。其中的重要關鍵,即是「碳捕捉及儲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簡稱 CCS)」技術。聯華氣體以 SMR 製程生產氫氣,在生產過程中,能捕捉高達 97%~99%以上的二氧化碳,經過壓縮冷凝處理,加以儲存。 聯華氣體碳捕捉技術減少碳排放,相當於每天造林 6 公頃聯華氣體在全台灣的 SMR 氫氣製程,每天可以捕捉約 60 公噸二氧化碳,壓縮及冷凝後轉為二氧化碳產品,再次循環利用。可以說,聯華氣體藉由碳捕捉技術而減少的排碳量,相當於每天 6 公頃林地的固碳量。 如果將台電供電的排碳量納入計算,聯華氣體採用 SMR 製程生產氫氣及 CCS,每生產一立方公尺的氫氣,由台電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有 0.8 公斤。相對的,採用「水電解」製氫,由於耗電量極高,每生產一立方公尺的氫氣,由台電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高達 2.5 公斤。聯華氣體詹資深顧問表示,事實上,由於目前台灣的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僅有 5.8%,而台灣現採用水電解製氫的業者,電力來源仍是以化石燃料發電廠為主。因此,水電解製氫實際透過台電供電的排碳量,是聯華氣體 SMR 製程中使用台電供電的 3.1 倍,並未達到減碳的目的。 「說實話、做實事」的聯華氣體,自創業以來一直自我期許成為台灣最環保、最安全的氣體製造商。多年前早已洞察台灣的發電能源結構,聯華氣體的碳足跡策略以全力發展更高效率、更環保的製氫技術,真正落實減碳永續環保。 510 億,這是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噸數,台灣的能源轉型問題備受全民關注,身為全台灣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氣體供應商,聯華氣體在環保議題上持續投注心力,製程技術領先同業,氫氣製程的排碳量已達到業界最低,是台灣最先進、最環保的氫氣製造商。基於對台灣土地的熱愛,也在「綠氫」技術方面持續投入研發,專注氫能源開發,在未來 20 年全球人類最浩大的減碳工程,為台灣與地球的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
-
華芸科技開放 ADM 4.0 Beta 下載,ADM 4.0 Beta 提供更加流暢的介面,更加安全及完善的備份功能,並透過效能強化以全面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ASUSTOR Inc. 即日起開放 ADM 4.0 Beta 下載,本次升級透過多項嶄新的設計,強化了用戶的體驗,同時升級備份功能及安全等級,讓用戶能以更高效能進行各項備份及同步工作,歡迎全系列 ASUSTOR NAS 用戶下載體驗,讓 ADM 系統維持最佳狀態。 介面優化,提升 NAS 的使用體驗 ADM 4.0 Beta 為提升用戶的體驗,新增個人化的設計,首先在登入頁面加入不同的主題及版面,可自訂左、中、右,直式及橫式排列,也可放入自訂的背景,讓NAS使用者也能擁有自己獨特的客製化登入頁面,彰顯獨特的個性。而除了一般的淺色模式之外,亦可選擇深色模式,不但能節省OLED螢幕的電力,也能讓疲憊的眼睛以最舒適的方式瀏覽及閱讀。 為了強化搜尋效率,ADM 4.0 Beta 強化探照燈功能,全新的顯示介面讓搜尋資料更便利流暢,不但可即時瀏覽檔案資訊,更可直接預覽播放多媒體檔案,在茫茫的海量檔案中,讓用戶可以更快速及精確的方式,找到想要的檔案。而透過新增的 Web Center 功能,可自由的選擇網頁所需的 Nginx 或 Apache,讓用戶能更彈性的選擇合適的工具程式以架設網頁伺服器。 隨著本次 Samba 更新至效能更高的 4.12 版本,區域網路傳輸相較過去提升了 5% 的速度,而Mac用戶也能在Mac 與 Windows電腦之間的混合式網路環境中傳輸檔案,並進行Time machine 備份。此次也全面升級 OpenSSL 及各種加密連線的安全等級,不論是使用 Windows / macOS 的 Samba 網路磁碟連線、FTP 伺服器、Rsync 伺服器或網頁伺服器,ADM 4.0 Beta 均提供更安全穩定的加密連線,強化在使用 ASUSTOR NAS 及各類伺服器上的安全性。 *ADM 4.0 Beta 支援機種 : AS10, AS31/32, AS40, AS50/51, AS52/53, AS61/62, AS63/64, AS65, AS66, AS70, AS71 *ADM 4.0 停止支援機種 : AS-2, AS-3, AS-6 *升級至 ADM 4.0 Beta 後,使用 exFAT 外接硬碟或 MyArchive 將不再需要授權碼。
-
齊心抗疫!華碩雲端方案力挺產官學
華碩抗疫不遺餘力,繼日前推出「WebStorage for Business」免費三個月無限儲存空間,協助中小企業居家辦公,今再響應國研院國網中心「科技抗疫2.0」活動,公佈三大免費防疫方案,包括:「新創科技抗疫」、「企業居家辦公急救包」與「政府及行政法人防疫」,將提供雲端空間、AI資源、高速運算及價值最高NT$ 50萬的TWCC運算資源,全民齊心抗疫,共度難關。 三大免費防疫方案由華碩集團旗下台智雲針對不同對象、運用情境量身打造,即日起至7月31日開放申請,審核通過將提供3個月免費雲端運算資源,協助容器運算、HPC高速運算、虛擬運算及巨量儲存空間等服務,歡迎產官學研參加提案,一同為防疫貢獻心力: 一、新創科技抗疫:凡科技抗疫相關議題,包含但不限醫療、民生、企業經濟、教育等各式需要運算資源之應用,經申請核可,即提供TWCC 5,000小時GPU容器運算資源(價值NT$ 400,000)。 二、企業居家辦公急救包:為協助企業於疫情期間遠距會議、內部系統上雲及研發等營運工作不中斷,只要申請核可,就能免費獲得NT$ 50,000等值的TWCC雲端資源使用。 三、政府及行政法人防疫:因應各縣市政府提供之線上服務,受疫情影響面臨龐大流量挑戰,以及教育網、大專院校線上教學系統,需緊急資料備份與備援,申請核可後,即免費提供NT$ 500,000等值的TWCC雲端資源。 TWCC臺灣AI雲 專業服務 智慧應用 TWCC臺灣AI雲可快速部署GPU處理器的人工智慧應用,提升工作效率,針對跨節點、多顆GPU分散式高速平行運算環境,效能更可提高至30%以上,同時在短時間內還能建立安全穩固、彈性應用的虛擬運算服務(VCS)個體;再加上高效率的多樣儲存選擇,適合各式運算情境,多層備份機制,儲存資料更安心有保障。 ※ 申請方式:https://tws.twcc.ai/tws_service/event/twcc_can_help.php
-
全新AMD Radeon PRO W6000系列工作站繪圖卡搭載AMD RDNA 2架構以及超大32GB記憶體,為要求嚴苛的建築、設計與媒體工作負載挹注效能,全新專業級繪圖卡系列產品AMD Radeon PRO W6800,為AMD迄今最強大的 RDNA工作站繪圖卡,比前一代產品帶來高達79%的效能提升
AMD(NASDAQ:AMD)發表Radeon PRO W6000系列工作站繪圖卡,為專業使用者帶來卓越效能、穩定性以及可靠度。全新繪圖卡經過精心設計和優化,為要求嚴苛的建築設計工作負載、超高解析度的媒體專案、複雜的設計與工程模擬、以及先進影像與影片編輯程式挹注強大效能。 AMD RDNA 2架構為新一代高效能電腦、筆電以及許多遊戲機的基礎,基於屢獲殊榮的RDNA 2架構,全新產品陣容中的AMD Radeon PRO W6800是當今最強大的AMD RDNA工作站繪圖卡註1。該產品系列還包括為超高效能作業流程而精心研發的AMD Radeon PRO W6600繪圖卡,以及旨在為專業行動工作站提供效能的AMD Radeon PRO W6600M繪圖卡。 AMD全球副總裁暨繪圖事業群總經理Scott Herkelman表示,AMD RDNA 2架構的設計初衷是為廣泛的應用和工作負載提供世界級效能。藉由導入該突破性的架構到工作站繪圖卡產品系列中,讓使用者能處理更龐大的資料集、大幅縮短渲染時間,以及加速處理高度複雜的模型與模擬作業。AMD Radeon PRO W6000系列就像是專業人士手中的新利器,加速其執行專案,並將腦中創意化為實際作品。 全新AMD Radeon W6000系列工作站繪圖卡的關鍵功能和特點包括: • 屢獲殊榮的AMD RDNA 2架構-基於先進的7奈米製程,AMD RDNA 2架構具備一系列先進功能,可將專業繪圖卡的效能和效率提升至新水平。 • 具備即時硬體加速光線追蹤的增強型運算單元-增強的運算單元結合光線加速器,相比基於前代架構的Radeon PRO繪圖卡,在SOLIDWORKS Visualize 2021註2中的渲染速度可提升高達46%。此外,對可變速率著色(VRS)的支援則帶來即時逼真的可視區域以及渲染功能。 • AMD Infinity Cache-在GPU晶片(die)上整合高達128MB的最後一層資料快取,旨在降低延遲和功耗,從而使AMD Radeon PRO W6800能夠提供迄今最強大的RDNA工作站GPU效能註1。 • Smart Access Memory-運用AMD Ryzen 5000系列桌上型處理器或特定AMD Ryzen 3000系列桌上型處理器,存取整個高速GDDR6繪圖記憶體內的資料,藉以提升關鍵專業級工作負載的效能註3。 • AMD Radeon PRO Viewport Boost-為現今專業級工作負載和相容軟體而設計,幫助可視區域的每秒更新率能因應專案文件的容量大小而增加註4。 • 通過各大專業軟體認證-AMD持續與眾多領先的專業軟體應用供應商合作,確保AMD Radeon PRO繪圖卡可因應要求嚴苛的7x24小時持續運行的環境,同時經過種種測試達到更卓越的標準,提供工作站專業人士所需的穩定性和可靠度。 AMD Radeon PRO W6800繪圖卡即日起於各大電子與實體零售商上架銷售,建議市場售價2,249美元。AMD Radeon PRO W6600繪圖卡預計於2021年第3季透過電子與實體零售商銷售,建議市場售價649美元。AMD Radeon PRO W6600M繪圖處理器將搭載於HP Fury ZBook G8行動工作站 ,預計於2021年7月起在選定國家上架銷售。 註1: 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3月23日執行,受測系統組態:AMD Ryzen5950X,內嵌AMD Radeon PRO W5700核心; AMD Radeon PRO W6800量產前樣品晶片。量測程式:Lumion v.11 (Museum、Valley Winery、Downtown Development、Glass House、Villa Cabrera、Farnsworth、 Residential Home、以及Beach House等項目); Topaz Video Enhance AI 2.0.0 (Artemis-HQ、Gaia-HQ、以及Theia-Detail等項目); Dassault Systèmes公司SOLIDWORKS Visualize 2021 SP3 (Camaro 預設角度、Yellow motorcycle、以及Snowmobile等項目)。實際效能可能因各種因素而出現差異,包括執行任務、驅動程式版本、以及硬體組態等。RPW-362 註2: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3月23日執行,受測系統組態:AMD Ryzen 9 5950X內嵌AMD Radeon PRO W5700 / AMD Radeon PRO WX 9100 / AMD Radeon PRO W6600 (量產前樣品) / AMD Radeon PRO W6800 (量產前樣品),調至3840x2160 顯示解析度。量測程式: Dassault Systèmes 公司SOLIDWORKS Visualize 2021 SP3 (ProRender low sample) 測試項目。實際效能可能因各種因素而有所差異,包括像驅動程式版本與硬體組態等。RPW-382 註3:欲啟用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需用到AMD Radeon 6000 系列GPU; Ryzen 5000 或3000 系列GPU (不含Ryzen 5 3400G 與Ryzen 3 3200G) ; 以及AMD 500系列主機板,須安裝最新BIOS更新檔。BIOS 須支援AGESA 1.1.0.0以上版本。使用者可至原廠網站下載最新版本BIOS。如欲瞭解更多資訊以及系統規格要求,敬請參閱官網https://www.amd.com/en/technologies/smart-access-memory。GD-178 註4:Radeon PRO Viewport Boost功能目前相容於Autodesk 3ds Max、Autodesk Revit、以及Epic Twinmotion等軟體。其他專業軟體產品日後會陸續宣布。GD-189
-
讓 Bose 陪你一起居家工作,宅在家的貼心小幫手!
三級警戒再度延長,居家工作的日子不知道何時才會結束。對居家工作種種的不適應、做事沒有效率,都讓大家感到焦躁不安。工作與休息也漸漸變得沒有分界,居家工作該如何達到 work life balance 呢?讓 Bose 提供你三個小妙方! 在家中工作時常會有許多不可控因素,像是突如其來的施工聲、又或是鄰居小孩在家上體育課配上音樂課的背景音效?工作到一半被外界雜音所影響,思緒也不自覺中斷,被打斷後重整想法所浪費的時間,也造成我們工作沒有效率的原因之一。 讓 Bose 700 無線消噪耳機幫你解決這個困擾吧!Bose 700 無線消噪耳機強大的消噪功能讓會議中的你可以不被外界噪音所干擾,無與倫比的收音效果、清晰透亮的通話品質能使線上會議溝通更加順暢,出色的細節設計也讓長時間工作的你可以舒適佩戴一整天。 這段時間以來,生活與工作沒有明確分界的情況下,許多人常不自覺將可用的時間填滿,也讓工作時間無止盡延伸,失去了原有的生活品質。為自己設立一些上下班儀式感來區隔生活與工作吧!透過儀式感的建立,能更好協助自己進入工作狀態,也能提升工作效率。 Bose 建議你可以利用建立儀式感為自己設立上下班界線,例如在上班前戴上 Bose 無線耳塞阻隔外界聲音、播放冥想音樂,冥想 10 分鐘,重整雜亂的思緒,準備好一天的到來;下班後,將電腦闔上,把瑜珈墊拿出來,戴上無線耳塞播放輕音樂,可以盡情在自己的小天地伸展,既可以讓坐了一整天僵硬的筋骨得到緩解舒展,又不擔心打擾到同住的家人、室友。 居家工作一整天,費時的溝通流程、無止盡的會議安排讓你精疲力竭了嗎?晚餐煮頓美食來犒賞自己吧!備菜、備料的過程可以搭配喜愛的歌單音樂或是談話性 podcast,讓宅家煮飯時光更加有樂趣! Bose 可攜式智慧型揚聲器除了有 360 度全方向揚聲器,從每個方向營造出渾厚聲音外,防潑水設計及防碰撞材質,可以放心在廚房內使用,讓 Bose 陪伴你的自煮時光。除此之外,還可以與其他的 Bose 智慧型揚聲器及 soundbar 組成群組,透過 Bose Music 應用程式,從任何房間掌控家中多部揚聲器,實現同步播放,使家中充滿 Bose 好聲音,營造舒適居家環境。
-
Devolver Digital 攜手 Free Lives 公開全新遊戲《源起重生》資訊 ,復育特有動植物群、調節世界氣候,賦予專屬星球一份生機!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8eYqNNxICE 國際知名遊戲發行商 Devolver Digital 與曾製作《Broforce》的獨立遊戲開發團隊 Free Lives 合作,公布即將推出的新作《源起重生(Terra Nil)》訊息。這是一個透過生態系統重新建築城市的遊戲,發行日期未定,將會於 PC 上推出。渴望再造星球、重現自然美好光景的環保鬥士們,6/17 起即可在「Steam 新品節」中搶先試玩這款遊戲。 《源起重生》賦予玩家們一個復甦全球環境的任務。在遊戲過程中,玩家們必須經過數個將環境「恢復」的關卡,包含培育生態多樣性、修補氣候變遷,甚至是回收過去玩家們所建造的建築,以達到最終開放式的結局。遊歷整個星球、復育不同的地形景觀,都將伴隨著獨特的挑戰,以及區域特有的動植物群。 #圖= 玩家們的星球一開始是荒蕪的。 繼續探索,盡可能將系統生成在地圖上滿布岩石荒蕪的地方,用生意盎然去填滿吧!調節世界氣候,將使不同區域具備他們獨特的天氣系統,並有美妙的互動式遊戲音樂等待玩家細細發掘。
最多人點閱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英特爾舉辦亞洲區創新高峰會 促進台灣與全亞洲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AMD發表全球首款GPU硬體虛擬化產品線
- PLEXTOR感恩節大回饋,M6V卡禮來雙重送!
- 希捷科技:2016年六大科技趨勢
- InWin 805 NVIDIA EDITION機殼爆紅,迎廣GeForce GTX特仕版機箱正式開賣!
- 2024開學季筆電選購指南: 10大熱銷筆電推薦榜
- Windows 10 搭載 Office 版本聲明稿 Office Mobile 、 Office 2016 與 Office 365 版本差異說明
- Lenovo聯想持續拓展伺服器市場,瞄準中型企業推出ThinkServer系列伺服器
- 你的人生「升級」了沒?倒數十天!Windows 10開闊你的無限視野